我们是华南地区大规模的软件开发公司,开发经验丰富,售后无忧,得到客户的信赖和认可。徐生159+1586=4753各种市面上有的软件系统我们都可以开发,也可定制pc端,H5版,原生APP,小程序,公众号,欢迎上门考察。在微软中国研究院,专家学者们得以全心全意投入基础研究,而不用操心经费及产出。一切皆因阿里云所起。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向全世界宣布:“美国要在十年内,把一个美国人送上月球,并将使他重新回到地面。”从此,美国雄心勃勃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开始实施,共分为“水星计划”、“双子星座计划”及“土星计划”三步。
虽然没有关于阿里巴巴“登月计划”的具体时间表,但显然也采用了分步走的策略。200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成立十周年的日子,阿里云成立了,它要为阿里巴巴“登上月球“提供无尽的算力。
王坚担任阿里云首任总裁,他对400多名团队成员说:“如同电力是工业社会的底层设施,云计算
将取代传统IT设备,成为互联网世界的底层设施”。
云计算这项新技术的雏型来自上世纪70年代,1963年,DARPA(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向麻省
理工学院提供津贴启动MAC项目,要求麻省理工学院开发“多人可同时使用的电脑系统”技术,这产生
了“云”和“虚拟化”技术的雏形。
2003-2006年Google发表了四篇文章,分别是关于分布式文件系统(GFS),并行计算(MapReduce
),数据管理(Big Table)和分布式资源管理(Chubby)。至此奠定了云计算发展的基础。
2006-2008年,亚马逊、Google、微软、IBM等巨头相继推出云服务生态系统和云计算平台。
这样看来,中国云计算起步并不算晚。但先行者注定孤独。阿里云成立之初,云计算在中国还是个
新名词,外界充满不解。
一个令阿里云老员工们记忆犹新的细节是,公司刚成立的前两年,他们出差用餐时,开发票的服务
员总是“好心”地将“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加一个字“阿里云计算机有限公司”。
王坚从微软亚洲研究院带过来的林晨曦等人成为阿里云乃至中国云计算的最初班底。
林晨曦,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亚洲第一个ACM全球大赛总冠军,2005年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他
和同事们“每天思考着全人类命运这样的宏大未来,从不为经费担心。“ 有一天,王坚把他和孙冰(奥
林匹克信息学竞赛冠军)叫到办公室,说他和马云聊得非常好,打算去阿里,准备做云计算,如果他们
有兴趣,可以一起去。
王坚的游说很具有鼓舞性,他说,“云计算这件事非做不可。如果我们所有的信息计算都必须通过
国外的系统,那么未来的中国不堪设想。”
林晨曦和孙冰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其实很简单,我相信王博士。只能选择相信。“
尽管阿里云是2009年9月10日才宣布成立,实际上早几个月前就开始运转了。林晨曦记得很清楚,
阿里云第一个员工在2008年10月24日入职,正好是1024。“冥冥注定,阿里云和代码脱不开关系。”
林晨曦成为阿里云第一任技术总监,入职后“兵荒马乱,十几个人边写代码边四处招人。”
阿里云当时办公室在北京上地,没有空调,夏天很惨,工程师们只好买来一堆冰块,放在脸盆里降
温。此外,办公室还经常停电。
有次马云来京,专门去阿里云办公室,想看看工程师们到底在做什么。林晨曦打开电脑想给马老师
看看,不巧还停电了,马云只好坐在办公室等了半个小时,直到电力恢复。
环境确实太差了。许多工程师来面试,一看楼里这么破,就不想来了。林晨曦赶紧解释,这只是暂
时的,新的写字楼还在装修。
饶是如此,在那个破旧办公室里,2009年2月1日,阿里云工程师写下“飞天”第一行代码。
“飞天”是阿里云为了“登月计划”而做的分布式计算系统,其英文名是Apsara——吴哥王朝的阿
仆萨罗飞天仙女,寓意希望为人带来幸福。
“飞天”是想将全球数百万台服务器连成一台超级计算机,让任何企业、机构和个人只要联网就能
获得即开即用的计算能力。
关于“飞天”,林晨曦有个通俗的比方:
有一波人不知天高地厚,想做分布式系统,好比大家把脚绑在一起,单、双报数,然后同时迈步。
人数少时,这很简单。但是当人足够多时,就不简单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迈脚,但实际上不是,这
是分布式系统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同时性具有相对性;有人迈左脚,有人迈右脚,有些人两只脚一起迈
,就有人摔倒了,摔倒的人会把边上的人带着摔倒,这是分布式系统遇到的第二个难题;还有第三个问
题,那就是异构,有的人长得高,有的人长得矮,步伐不一样,就会带来困难;还有很多动态环境下带
来的不确定性,路面有石头,或者刮风下雨……最后还是走到了终点。
可谁也没想到,“终点”那么远,“走”得好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