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机械设备 » 正文

初一下册历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6-07  来源:http://www.jlsfeiyi.com/  作者:快乐科技  浏览次数:140
核心提示:今天给各位分享初一下册历史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初一下

今天给各位分享初一下册历史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初一下册历史重点知识点如下:

1、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2、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4、“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指的是一种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晚期,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条件时产生的。

5、商周原始瓷器是我国陶瓷发展的一次飞跃。唐朝的唐三彩、越窑青瓷、邢窑白瓷最为有名。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成为的瓷都。

初一历史必背知识点有: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生活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生活于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

3、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炎帝黄帝(人文初祖)部落结盟,为汉族前身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5、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禅让制”。

6、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的代表。河姆渡居民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住的是干栏式的房屋。

7、炎帝号称神农氏,是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8、 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9、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10、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禅让”。尧、舜、禹是通过禅让制度继承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的。

11、禹的主要功绩是治水,他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治水,取得了成功,被人们尊称为“大禹”。

12、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初一下册历史的学习中同学们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有很多的,所以同学们在这个学期的学习中需要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整理总结。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P2-5)

隋文帝:杨坚(北周外戚)

1.建立隋朝(581年,都城长安)

2.灭陈,南北重归统一(589年)

3.励精图治

隋炀帝:杨广

1. 开通大运河(605年开始)

一. 南北重归统一

1. 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人口有大幅度增长,据史书记载大仓库的粮食、布匹,可以供应政府五六十年的开销。

二. 大运河的开通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意义: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1.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隋朝大运河)

隋统一条件:

客观上:

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

②长期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

③南京陈政权的腐败

主观上:

①隋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②隋灭陈作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得当

2.大运河:

三个点:洛阳、涿郡、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第二课 贞观之治(P7-10)

一.李渊(唐高祖)建唐(618年 长安)

二.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

1.关于贞观之治:一是贞观、太宗年号是唐太宗时期,二是“贞观之治”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

1. 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措施:

1.吸取隋亡的教训(政治)

2. 轻徭薄税,发展农业(经济)

3. 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政治)

4. 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经济)

5. 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经济)

6. 他还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政治)

7. 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政治)

善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

敢于直言的魏征(著名的谏臣)

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上

2. 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3. 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4.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三课 “开元盛世”(P12-15)

开元之治

1. 任用贤才,励精为治。

2. 整顿地方吏治。

3. 提倡节俭。

(书P12)

盛世(经济繁荣)

1. 农业:曲辕犁、筒车、

2. 手工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 商业:长安

盛世经济的繁荣

1. 唐玄宗时期,共建了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茶叶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 唐朝的农民还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3.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4. 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5.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6. 907年,唐朝灭亡。

第四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 科举制的诞生

1.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2.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二.科举制的完善(唐)

1.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大国学的规模

2.武则天:创设殿试和武举

3.唐太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1.唐朝科举制的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三.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改善了用人的制度,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文学艺术的发展。

1.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犁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1905)

第五课 “和同一家人”(P22-26)

民族关系

一. 民族政策

1. 唐太宗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二.唐与突厥(新疆)

1.(唐太宗)安西都护府

唐朝政府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加强管辖。

安西都护府:唐太宗

北亭都护府:武则天

三. 唐与吐蕃(西藏)

1. 七世纪(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

2. 八世纪(唐中宗)金城公主入藏

1. 吐蕃人是藏族的先祖,很早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有的以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他们的纺织业和冶铸业的水平也很高。

2. 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罗些。

3. 文成公主入藏的影响: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四. 回纥的勃兴

1. 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游牧于色楞格河流域。八世纪中期,回纥建立汗国,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双方关系友好,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五.“车书本一家”

1.隋唐时期,我国东北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生活着靺鞨族,有“海东盛国”之称。

2. 隋唐之际,云南洱海间一带发布着六诏。六诏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后来,在唐朝的支持下,最南边的南诏统一了六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第六课 对外友好往来

兼收并蓄

一. 遣唐使

1. 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是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2. 使团规模庞大,少则二百多人,多至五六百人。

3. 遣唐使会过后,很受重视。他们一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他们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二.鉴真东渡

1.唐玄宗是,鉴真应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的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三.唐与新罗的关系

1.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2.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4.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

四.玄奘西游

1.贞观年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

2.还以亲身写成《大唐西域记》,这本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第七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一 高超的建筑水平

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七百多年以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2.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二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印刷术是我国古色多多丝瓜草莓秋葵小猪APP软件大全下载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2.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

3.唐朝印刷的《金刚经》(印于868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术品

三 光耀千古的诗坛

1.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2.李白:性格豪放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他的诗,既豪迈奔放,有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

诗仙

3.杜甫:生活在唐朝有盛转衰的时代

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年代

三吏、三别 诗圣

4. 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

《秦中吟》《新乐府》

他提倡诗歌要更多的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

他的诗:讽刺社会,同情人民,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第七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一 灿烂夺目得到书法和绘画

1.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

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

2.柳公权:自成“柳体”

他的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

在书史上留下“笔谏”的美名

3. 后人把柳书和颜书并成为“颜筋柳骨”

4. 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

《历代帝王像》《布辇图》

5. 吴道子:画技高超,后世称他为“画圣”

《松子天王图》

二 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1.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拍拍拍无码免费视频 2.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三 盛大欢腾的乐舞

1.唐太宗:《亲王破阵乐》《霓裳羽衣曲》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第九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一 契丹族的兴起和陈桥兵变

1.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

2.那时候,唐朝已经灭亡,出现犁割据混战的局面。黄河流域相继由五个朝代统治,合称“五代”(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3.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手下的将士把一件黄袍披在他的身上,高呼“万岁”

4.赵匡胤建立了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

5.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陆续消灭割据政权,结束了分割局面。

二 辽、宋、夏的和战。

1.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

2.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保持和平局面。

3.那时候,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势力崛起。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元昊向宋陈称臣,送给西夏岁币。

4.西夏设太学,译汉文书,积极吸取中原文化。

5.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

6.金先灭了辽,又于1127年灭亡北宋。北宋皇帝钦宗的弟弟赵构,于同年登上皇位,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7.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宋高祖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他们的统治,就向金求和,并令岳飞等人班师,解除他们的兵权。秦桧还以所谓的“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8.岳飞班师以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第十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 南方农业的发展

1.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

2.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步超过北方。

3.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新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

4.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5.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6.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7.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了许多茶园。

8.重要原因:北人南迁

二 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 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从海南兴起的棉织品,南宋是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南宋)。

3.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4.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三 南方商业的繁荣

1.那时候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 “买卖昼夜不绝”。

2.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3.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强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4.那时候,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5.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6.从唐朝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7.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也是“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解释)

8.六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十一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 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北宋初年,崇尚节俭,衣帽上不得缀饰珠玉,对各级官员的服色都有严格的规定,普通老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到后来,奢侈之风盛行,统治者的衣服精美华丽。受北方人的影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南宋有的学者认为: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

2.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脚的陋习也逐渐传开。这反映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

3.那时的饮食相当丰富,东京城里的食品有两百多种,夜市上的小吃很多,夏季还有冷饮。

4.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为多,南宋的羊肉价格较高,一般人吃不起,南方人吃鱼多。

初一历史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时间

大约有四周的复习时间。第一周每班每周2节课,后三周每班每周3节课,这样算下来,每班大约能有11节课的复习时间。

二、复习任务

初一第一学期历史共有四个单元,24课。

三、复习措施

我们把短暂的复习时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巩固基础知识。计划用8节课,课堂上老师领着复习,把基础知识再强调一遍,照顾那些学困生,至少让他们也知道基础知识“是什么”,使那些好学生再加深印象,达到熟练的程度。然后跟配套练习题,课堂上限时限量闭卷完成,再自己动手校正答案,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和连线。最后,对于那些没有现成答案,侧重于理解的问题,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共同解决。

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基础知识,拿到占六成以上的基础知识分。

第二阶段,主要是解决重点难点。计划用3课时,这一阶段需要老师一专题的形式,引领学生把相关联的知识点有机的联系起来,强化记忆和理解;然后再配相关练习题加以巩固应用。

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学生更够更好的应对材料解析题的考察,能力会大有提高。

四、复习目标

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我们的目标是使学生的优秀生人数在期末考试中升至平均数以上。虽然难度很大,但是我们会尽力、会尽最大的努力。并相信我们的努力会有相应的收获!

初一历史学习难点与对策

难在记忆——内容繁多,难理头绪,记不住,容易忘。

具体对策:硬背不如巧记,贵在每日坚持,切忌考前突击。

实用举例: ①奇数法记年代:1911辛亥革命、1913二次革命、1915反袁斗争和新文化运动、1917张勋复辟、1919五四运动、1921中共成立。 ②中外史对比法:1939--1945二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 ③因果推导法:市场(根本)——走私鸦片——销烟(直接)——鸦片战争 ④浓缩转化法:戊戌变法——“变”(政治:君主立宪;经济:发展资本主义)

难在答题——题能看懂,答案难做,容易失分。

具体对策:“一看”,看清分值,把握得分点,做到心中有数;“二找”,按照题意,回归课本,找到相关知识点;“三规范”,答题语言规范化是最容易忽略的问题。 实用举例:2007年太原市中考《文综卷?历史部分》的三道题目解析。 ①列举:周恩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件事(3分)1927:领导南昌起义;1935:参加遵义会议,支持毛泽东正确主张;1936: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叙述要简单、准确 ②材料解析:大国崛起的共同原因?(2分)将材料中的语句加以概括和转化出对内改革(依据国情选择发展道路)、对外学习借鉴他国经验两方面即可,不要直接摘抄。 20世纪最后30年的时代特征?(4分) 应包含政治(总趋势——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特点——美苏争霸到多极化)、经济(知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科技(高科技为主、第三次科技革命)、思想文化(多元化)。

难在复习——书有几本,题海无边,难以入手,效率不高。

具体对策:文明史,历史复习的新角度; 专题化,历史考试的总趋势;重基础,体现基本能力要求;重现实,适度结合热点命题。 实用举例:①2007年高考的一道选择题引发的争议;谥号、庙号、帝号、年号的差别——文科更注重积累。 ②《大国崛起》热映引发的出题热;从整体设问:共同原因、经验、共同目标、启示等;从单个国家设问:如日本崛起的原因和影响(启示);关系:个别原因已包含了共同原因。 ③文明史观在命题中的体现和做题的要求。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命题更关注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大事件,如生产工具变革、三次工业革命等。

猜你喜欢:

1. 初一历史知识点大全

2.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梳理

3.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

4.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重点总结

5. 初中历史知识点全总结

初一下册历史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初一下册历史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关键词: 初一下册历史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行业协会  备案信息  可信网站